网站导航: 首页 >> 网络学堂 > 网络编程 > 正文

共享软件:多模式探索之路

2006-9-12 11:05:48   点击:   作者:
推荐给好友】 【字体: 】 【打印】 【关闭

对于用户来说,共享软件的出现意味着有丰富多彩的软件可供选择;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共享软件让他们发现乃至实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而在探索过程中,人们发现,多样化的赢利模式也是共享软件发展壮大之必须……

让软件更实用、更丰富

1982年,软件开发者Andrew Fluegleman和Jim Button分别开发了两款应用软件PC-Talk(通信软件)和PC-File(数据库管理软件)。但两位开发者都不想在软件推广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新的软件销售方式,即:利用公告牌BBS来发行软件,允许用户拷贝,但在软件的电子文档中要求用户试用后向软件作者支付费用,以保证后续开发和技术支持。一种新的软件模式——共享软件从此诞生。

如今,共享软件是一种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销售的享有版权的软件。根据共享软件作者的授权,用户可以从各种渠道免费得到它的拷贝,也可以自由传播它。用户可以先安装使用或试用共享软件,在一段时间后决定是否购买,认为满意后再向作者付费。

需要说明的是,共享软件并不是免费软件,也不是自由软件。免费软件是用户可以完全免费获得和使用的软件;自由软件则是允许任何人复制、修改、分发(免费/少许收费)的软件。一般情况下,自由软件的演绎作品也是自由软件,不允许之后的修改者垄断演绎作品的版权。而共享软件不是既不是完全免费的软件,受权人也没有权利擅自修改软件。

正如美国共享软件职业联盟对共享软件的定义:“对于用户来说,共享软件的出现意味着有丰富多彩的软件可供选择;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共享软件让他们发现乃至实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而在探索过程中,人们发现,多样化的赢利模式也是共享软件发展壮大之必须……

让软件更实用、更丰富

1982年,软件开发者Andrew Fluegleman和Jim Button分别开发了两款应用软件PC-Talk(通信软件)和PC-File(数据库管理软件)。但两位开发者都不想在软件推广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新的软件销售方式,即:利用公告牌BBS来发行软件,允许用户拷贝,但在软件的电子文档中要求用户试用后向软件作者支付费用,以保证后续开发和技术支持。一种新的软件模式——共享软件从此诞生。

如今,共享软件是一种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销售的享有版权的软件。根据共享软件作者的授权,用户可以从各种渠道免费得到它的拷贝,也可以自由传播它。用户可以先安装使用或试用共享软件,在一段时间后决定是否购买,认为满意后再向作者付费。

需要说明的是,共享软件并不是免费软件,也不是自由软件。免费软件是用户可以完全免费获得和使用的软件;自由软件则是允许任何人复制、修改、分发(免费/少许收费)的软件。一般情况下,自由软件的演绎作品也是自由软件,不允许之后的修改者垄断演绎作品的版权。而共享软件不是既不是完全免费的软件,受权人也没有权利擅自修改软件。

正如美国共享软件职业联盟对共享软件的定义:“Shareware”is software that offers a “try before you buy” (TBYB) capability.以及美国共享软件基金会对共享软件的解释:Shareware is a marketing method, not a type of software or even strictly just a distribution method,共享软件,实质上是商业软件的一种营销方式。

由于用户有机会在选择软件前能够试用软件的全部功能,这等于给用户一种受到尊重的好印象: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传统的零售软件那样事先毫无所知。而且相比零售软件渠道,采用共享软件这种方式销售,市场成本比较低,所以共享软件的价格也会比一般商业软件低很多,因而受用户欢迎。

初期的共享软件主要依靠软件发行商发行磁盘来发放软件试用版,并通过邮购或者信用卡收取软件注册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就可以便利地实现共享软件的大规模传播、收费和注册使用。因此,共享软件得到飞速发展,软件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多。比如,国外最有名的共享软件注册中心www.shareit.com 有7000多个共享软件品种销售,分为10个大类,在商业类中又包括数据库管理、项目管理、金融等12个小类。

尽管共享软件主要是软件销售方式的一种变革,但是它催生了一大批个人软件作者投入到共享软件的创作中来,使软件的种类极大丰富起来。与大公司的团队开发方式不同,这些专业或者非专业的软件作者主要依靠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做开发,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实用工具类和游戏类软件。后来,这两类软件逐渐成为了共享软件市场的主流。比如,Winzip及ACDSee就是这样两款流行的实用工具类共享软件。

走向多模式时代

方兴未艾

中国的共享软件产业的兴起始于1999年。同样,也是互联网使中国共享软件得到了蓬勃发展,一大批软件开发者和编程爱好者加入了共享软件作者的行列,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共享软件作品。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的计算机类杂志、期刊都配送一张光盘,收录各种各样的共享软件和自由软件,共享软件由此逐渐繁荣起来。

最初,共享软件的作者们也开始效仿他们的海外同行,收取软件注册费用。从最初的邮寄方式,直到今天的依靠软件代理商搭建的平台进行网络分销。也就是说,软件开发者只是负责软件的开发和更新,而软件的发布、推广和销售,支持和服务工作则全部交给专门的代理商来做。

中国软件社区的前身——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便是国内最早出现、目前营销规模最大的共享软件代理和服务商。据统计,截止到现在,在该社区代理注册的共享软件已经突破了16000款。

作为共享软件的代理机构,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为软件开发者提供软件注册、发布、宣传推广服务,有的还利用自身平台及合作媒体资源开展促销活动和市场活动,或者通过评测、介绍、使用教程等相关文章,向用户推荐优秀共享软件,以提高软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他们也为用户提供各种支付方式,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其利润主要来源于软件推广、软件注册以及服务的过程。

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共享软件代理商有中国软件社区、华军软件以及天空下载等等。他们参与共享软件的分成,一般来说行业内的通用比例是15%,近些年由于竞争的加剧有下降的趋势。

遭遇破解

绝大多数共享软件作者主要依靠软件注册费来获得开发回报,但是共享软件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内的市场大环境使得破解和盗版成为软件作者获得更大受益的一个巨大绊脚石。

与一般软件相比,共享软件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开发规模通常不大,大部分是属于个人开发软件(也有公司开发的,但其前身也是个人开发);从使用对象来看,共享软件以通用型软件为多,这也是它生存的条件∶只有使用者多,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部分的共享软件主要通过自身传播,或依托共享软件注册平台传播,媒体推荐等方式来使软件的价值得以实现。

在欧美市场上,共享软件之所以发展迅猛,不可忽视市场大环境的因素。用户对共享软件有清楚的认知,他们愿意为共享软件付费;同时可以通过许多成熟的分销派送体系送达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反应热烈就会被精明的风险投资家相中将其商业化,软件作者就能够真正从中获利;在互联网时代,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网络支付体系,方便了用户的下载和使用。

绝处求生

于是,共享软件的开发者、代理商都在寻求其他方式和途径来改变这种困境。在软件开发者方面,开发多语言版本,向海外市场拓展是一条不错的选择。阿达软件的作者顾方就透露,海外市场的收入在阿达软件的整个收益当中占的比重至少一半以上。他们看中的是国外盗版少的市场环境。另外,从个人共享软件专向公司的形式也是共享软件的一种出路,比如超级兔子。“电脑故障一查通”的作者扈新波也有意以公司操作的方式来运营自己的软件作品。

而共享软件的代理和服务商则瞄准了广告。在软件中嵌入广告、弹出广告窗口,国外软件依靠这种模式盈利的也已有先例。据中国软件社区的高级总监蔡旭介绍,在互联网时代,广告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营销方式。采用广告的方式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试用后付费直接购买软件,也可以选择接受附带广告的免费软件。“我们把一部分功能放在服务器上,用户直接联系到我们的服务器上做认证,如果认证是正版的,那么会给用户提供全部的服务。

在寻求更多赢利出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软件作者为了获得收益,在其产品中加入恶意插件。这种插件随软件一起安装,使得作者的工作终止于软件的安装,只要想方设法把软件安装到用户的系统中就能收取费用了。

软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他们也许是一群非专业的软件作者,却为人们创作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共享软件。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种方式,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可能。

自己给自己机会

“原因嘛,一个是懒,另外一个是个人兴趣。”2006年6月的一天,当记者问起顾方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共享软件时,他在电话那一头的无锡笑着回答。

顾方是一个多产的共享软件作者。他最新的休闲游戏软件作品 “阿达连连看”,很受女性办公族和白领人群欢迎。

如果说作家写作是一种创作活动的话,那么众多共享软件作者的软件开发也是一种创作活动。顾方的软件创作活动始于2000年,最早他开发的软件,只是放在网上供网友免费使用。当共享软件平台在国内出现后,顾方开始做共享软件。他的第一个收费的共享软件名字叫做“阿达关机器”。这款小的软件,能够让电脑在设定的时刻自动关机,其构思来源于顾方的“懒”。许多人喜欢在睡前用电脑听听音乐,可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谁也不愿意中途起床关电脑。顾方也经常这样。

既然懒得起床关电脑,那么可以开发出一个定时关机的小软件来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阿达关机器”就在顾方手中诞生了。后来,顾方还做了一些类似于“阿达关机器”的工具软件,比如: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好爸爸控制助手”。

如果说是“懒”让顾方创作出让自己的生活更方便的工具软件来,那么创作游戏软件则是他自小爱好的延续。小时候父亲给顾方买了一台电子游戏机,那个时代很少家庭拥有电脑,电子游戏是在电视机上玩。童年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引发了他对于游戏的热爱,于是,电脑普及时代电脑游戏的纷至沓来,则让顾方梦想自己也来开发游戏软件。游戏软件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软件,界面的美感不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开发者所能把握的。不过,顾方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他妻子就是一位美工。这样,夫妇二人比翼齐飞,合作开发了一些休闲游戏软件,“阿达连连看”即是其中之一。

顾方不仅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正变得更加绚烂。2003年,顾方辞去了他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开始了全职的软件创作。他开发出来的软件全部冠以“阿达软件”的名称,目前已经小有名气。在业务上,顾方和妻子二人负责开发,软件的销售和代理则交给朋友的公司以及专门的共享软件平台代理商来做。顾方坦称,刚开始全职的时候,心里的确很忐忑,但是随后发现情况并不是很糟糕。一方面,他会不断接到一些公司的单子,而自己的共享软件也可以挣到钱,尽管不稳定。所以他决定安心做下去。

全职做共享软件,与自由撰稿人的状态很相似,顾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全职后收入比上班要好”。更重要的是,不仅自己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可能。比如,在技术上,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技术人员,与他们交流;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的节奏。

创业的阶梯

大二的那年暑假,扈新波在济南的家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编成了一款电视节目更新软件“Auto TV”这是他的处女作。有商业头脑的扈新波立即和当时的“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联系,跨出了依靠共享软件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

后来,扈新波从一本有关电脑故障处理的书得到灵感,又编写了“电脑故障一点通”软件,在更新了20多个版本后,今天的电脑故障一点通版本达到了V2.4.0。但是,放在共享软件注册中心的第一个版本在发布的第二天就出现了盗版,这让扈新波深为震惊。

不过,和当时国内的共享软件作者对盗版深恶痛绝却束手无策的无奈相比,扈新波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供用户免费试用的试用版本改为只包括部分功能的版本,只有注册后才能获得完整版本。这样即使被破解,也不能获得完整的功能。但以前一般是发布完整版本,很难避免不被破解。扈新波的做法也由此成了一个独创,后来许多软件作者都仿效他。

沈阳一个企业找到扈新波,他们打算以100多万的代价一次性收购电脑故障一查通。扈新波没有同意。一方面,他了解到对方打算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广产品,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他们买了以后砸牌子,这都是扈新波不愿意看到的。不过,扈新波也很犹豫,觉得这个软件困在自己手里是不是反而糟踏了呢,因为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升级变得艰难起来,小敲小打的升级用户不太认同,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变得异常迫切,而这是扈新波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何况并没有全职专心的做这个软件。

思量的结果是,创建一个公司来维持并扩大一查通软件的规模成了扈新波心中的一个算盘,如今,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正慢慢清晰起来。除了估算运营成本外,他对公司主要赢利方向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个从以一查通软件为主,到确定提供在线的电脑故障处理服务为主的转变。通过仔细研究计算机用户的水平,扈新波发现,绝大多数故障只需要远程指导就能解决。他设想,根据人工智能的方法首先测算用户水平,然后根据测算结果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定不同的指导方式,从而实现网络远程处理。

同时,扈新波也在考虑能否吸引到风险投资。显然,他正在向着企业家的方向迈进。

”is software that offers a “try before you buy” (TBYB) capability.以及美国共享软件基金会对共享软件的解释:Shareware is a marketing method, not a type of software or even strictly just a distribution method,共享软件,实质上是商业软件的一种营销方式。

由于用户有机会在选择软件前能够试用软件的全部功能,这等于给用户一种受到尊重的好印象: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传统的零售软件那样事先毫无所知。而且相比零售软件渠道,采用共享软件这种方式销售,市场成本比较低,所以共享软件的价格也会比一般商业软件低很多,因而受用户欢迎。

初期的共享软件主要依靠软件发行商发行磁盘来发放软件试用版,并通过邮购或者信用卡收取软件注册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就可以便利地实现共享软件的大规模传播、收费和注册使用。因此,共享软件得到飞速发展,软件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多。比如,国外最有名的共享软件注册中心www.shareit.com 有7000多个共享软件品种销售,分为10个大类,在商业类中又包括数据库管理、项目管理、金融等12个小类。

尽管共享软件主要是软件销售方式的一种变革,但是它催生了一大批个人软件作者投入到共享软件的创作中来,使软件的种类极大丰富起来。与大公司的团队开发方式不同,这些专业或者非专业的软件作者主要依靠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做开发,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实用工具类和游戏类软件。后来,这两类软件逐渐成为了共享软件市场的主流。比如,Winzip及ACDSee就是这样两款流行的实用工具类共享软件。

走向多模式时代

方兴未艾

中国的共享软件产业的兴起始于1999年。同样,也是互联网使中国共享软件得到了蓬勃发展,一大批软件开发者和编程爱好者加入了共享软件作者的行列,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共享软件作品。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的计算机类杂志、期刊都配送一张光盘,收录各种各样的共享软件和自由软件,共享软件由此逐渐繁荣起来。

最初,共享软件的作者们也开始效仿他们的海外同行,收取软件注册费用。从最初的邮寄方式,直到今天的依靠软件代理商搭建的平台进行网络分销。也就是说,软件开发者只是负责软件的开发和更新,而软件的发布、推广和销售,支持和服务工作则全部交给专门的代理商来做。

中国软件社区的前身——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便是国内最早出现、目前营销规模最大的共享软件代理和服务商。据统计,截止到现在,在该社区代理注册的共享软件已经突破了16000款。

作为共享软件的代理机构,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为软件开发者提供软件注册、发布、宣传推广服务,有的还利用自身平台及合作媒体资源开展促销活动和市场活动,或者通过评测、介绍、使用教程等相关文章,向用户推荐优秀共享软件,以提高软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他们也为用户提供各种支付方式,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其利润主要来源于软件推广、软件注册以及服务的过程。

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共享软件代理商有中国软件社区、华军软件以及天空下载等等。他们参与共享软件的分成,一般来说行业内的通用比例是15%,近些年由于竞争的加剧有下降的趋势。

遭遇破解

绝大多数共享软件作者主要依靠软件注册费来获得开发回报,但是共享软件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内的市场大环境使得破解和盗版成为软件作者获得更大受益的一个巨大绊脚石。

与一般软件相比,共享软件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开发规模通常不大,大部分是属于个人开发软件(也有公司开发的,但其前身也是个人开发);从使用对象来看,共享软件以通用型软件为多,这也是它生存的条件∶只有使用者多,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部分的共享软件主要通过自身传播,或依托共享软件注册平台传播,媒体推荐等方式来使软件的价值得以实现。

在欧美市场上,共享软件之所以发展迅猛,不可忽视市场大环境的因素。用户对共享软件有清楚的认知,他们愿意为共享软件付费;同时可以通过许多成熟的分销派送体系送达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反应热烈就会被精明的风险投资家相中将其商业化,软件作者就能够真正从中获利;在互联网时代,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网络支付体系,方便了用户的下载和使用。

绝处求生

于是,共享软件的开发者、代理商都在寻求其他方式和途径来改变这种困境。在软件开发者方面,开发多语言版本,向海外市场拓展是一条不错的选择。阿达软件的作者顾方就透露,海外市场的收入在阿达软件的整个收益当中占的比重至少一半以上。他们看中的是国外盗版少的市场环境。另外,从个人共享软件专向公司的形式也是共享软件的一种出路,比如超级兔子。“电脑故障一查通”的作者扈新波也有意以公司操作的方式来运营自己的软件作品。

而共享软件的代理和服务商则瞄准了广告。在软件中嵌入广告、弹出广告窗口,国外软件依靠这种模式盈利的也已有先例。据中国软件社区的高级总监蔡旭介绍,在互联网时代,广告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营销方式。采用广告的方式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试用后付费直接购买软件,也可以选择接受附带广告的免费软件。“我们把一部分功能放在服务器上,用户直接联系到我们的服务器上做认证,如果认证是正版的,那么会给用户提供全部的服务。

在寻求更多赢利出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软件作者为了获得收益,在其产品中加入恶意插件。这种插件随软件一起安装,使得作者的工作终止于软件的安装,只要想方设法把软件安装到用户的系统中就能收取费用了。

软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他们也许是一群非专业的软件作者,却为人们创作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共享软件。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种方式,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可能。

自己给自己机会

“原因嘛,一个是懒,另外一个是个人兴趣。”2006年6月的一天,当记者问起顾方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共享软件时,他在电话那一头的无锡笑着回答。

顾方是一个多产的共享软件作者。他最新的休闲游戏软件作品 “阿达连连看”,很受女性办公族和白领人群欢迎。

如果说作家写作是一种创作活动的话,那么众多共享软件作者的软件开发也是一种创作活动。顾方的软件创作活动始于2000年,最早他开发的软件,只是放在网上供网友免费使用。当共享软件平台在国内出现后,顾方开始做共享软件。他的第一个收费的共享软件名字叫做“阿达关机器”。这款小的软件,能够让电脑在设定的时刻自动关机,其构思来源于顾方的“懒”。许多人喜欢在睡前用电脑听听音乐,可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谁也不愿意中途起床关电脑。顾方也经常这样。

既然懒得起床关电脑,那么可以开发出一个定时关机的小软件来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阿达关机器”就在顾方手中诞生了。后来,顾方还做了一些类似于“阿达关机器”的工具软件,比如: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好爸爸控制助手”。

如果说是“懒”让顾方创作出让自己的生活更方便的工具软件来,那么创作游戏软件则是他自小爱好的延续。小时候父亲给顾方买了一台电子游戏机,那个时代很少家庭拥有电脑,电子游戏是在电视机上玩。童年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引发了他对于游戏的热爱,于是,电脑普及时代电脑游戏的纷至沓来,则让顾方梦想自己也来开发游戏软件。游戏软件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软件,界面的美感不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开发者所能把握的。不过,顾方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他妻子就是一位美工。这样,夫妇二人比翼齐飞,合作开发了一些休闲游戏软件,“阿达连连看”即是其中之一。

顾方不仅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正变得更加绚烂。2003年,顾方辞去了他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开始了全职的软件创作。他开发出来的软件全部冠以“阿达软件”的名称,目前已经小有名气。在业务上,顾方和妻子二人负责开发,软件的销售和代理则交给朋友的公司以及专门的共享软件平台代理商来做。顾方坦称,刚开始全职的时候,心里的确很忐忑,但是随后发现情况并不是很糟糕。一方面,他会不断接到一些公司的单子,而自己的共享软件也可以挣到钱,尽管不稳定。所以他决定安心做下去。

全职做共享软件,与自由撰稿人的状态很相似,顾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全职后收入比上班要好”。更重要的是,不仅自己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可能。比如,在技术上,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技术人员,与他们交流;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的节奏。

创业的阶梯

大二的那年暑假,扈新波在济南的家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编成了一款电视节目更新软件“Auto TV”这是他的处女作。有商业头脑的扈新波立即和当时的“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联系,跨出了依靠共享软件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

后来,扈新波从一本有关电脑故障处理的书得到灵感,又编写了“电脑故障一点通”软件,在更新了20多个版本后,今天的电脑故障一点通版本达到了V2.4.0。但是,放在共享软件注册中心的第一个版本在发布的第二天就出现了盗版,这让扈新波深为震惊。

不过,和当时国内的共享软件作者对盗版深恶痛绝却束手无策的无奈相比,扈新波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供用户免费试用的试用版本改为只包括部分功能的版本,只有注册后才能获得完整版本。这样即使被破解,也不能获得完整的功能。但以前一般是发布完整版本,很难避免不被破解。扈新波的做法也由此成了一个独创,后来许多软件作者都仿效他。

沈阳一个企业找到扈新波,他们打算以100多万的代价一次性收购电脑故障一查通。扈新波没有同意。一方面,他了解到对方打算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广产品,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他们买了以后砸牌子,这都是扈新波不愿意看到的。不过,扈新波也很犹豫,觉得这个软件困在自己手里是不是反而糟踏了呢,因为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升级变得艰难起来,小敲小打的升级用户不太认同,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变得异常迫切,而这是扈新波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何况并没有全职专心的做这个软件。

思量的结果是,创建一个公司来维持并扩大一查通软件的规模成了扈新波心中的一个算盘,如今,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正慢慢清晰起来。除了估算运营成本外,他对公司主要赢利方向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个从以一查通软件为主,到确定提供在线的电脑故障处理服务为主的转变。通过仔细研究计算机用户的水平,扈新波发现,绝大多数故障只需要远程指导就能解决。他设想,根据人工智能的方法首先测算用户水平,然后根据测算结果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定不同的指导方式,从而实现网络远程处理。

同时,扈新波也在考虑能否吸引到风险投资。显然,他正在向着企业家的方向迈进。


来源:



 相关内容